
中国民航网
5月15日零时起,长沙机场正式执行低能见度起飞运行新标准A、B、C类航空器跑道视程(RVR)150/200米,D类航空器跑道视程(RVR)200/250米。这是长沙机场勇于创新,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的又一实践成果。
低云、低能见度及复杂天气条件下,机场会立即采取措施对进出港航班进行管控。以往,长沙机场执行的是跑道视程(RVR)400米以及能见度(VIS)800米起飞最低标准。而机场低能见度管控容易出现航班延误、进出港“阻塞”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机场高效运行的“瓶颈”。
为了确保执行新标准做到万无一失,长沙机场运行控制中心牵头联合空管、航司等相关职能部门对长沙机场现有导航设备、灯光设施、跑道保护区、净空环境和飞行程序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开展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论证。期间,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制定《长沙机场低能见度运行程序》,多轮开展全流程实战模拟论证。长沙机场各部门通力协作克服了地面保障能力不足、技术与成本门槛较高、机场容量与效率受限等诸多不利因素,最终确定了低能见度起飞新标准,并在2025年2月25日顺利通过了民航中南管理局召开的长沙机场低能见度起飞最低标准行业审查,长沙机场成为国内首个在未实行Ⅱ类运行的情况下获准执行RVR不低于150米低能见度起飞标准的民用机场。
下阶段,长沙机场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提升智慧化运行水平,为旅客提供更高效、安全的航空出行体验。
(通讯员:罗晃 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