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2025年一季度以来,受到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长沙机场生产运输情况不及预期,要完成今年工作目标任务压力较大。怎么办?是顺势而为、边走边看?还是主动作为、加压奋进?长沙机场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3月27日,长沙机场召开“强化增收节支 推进高质量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围绕提质增效目标,系统部署增收节支行动方案,全面吹响“全员增收节支”集结号。会议聚焦“开源”和“节流”两个关键,以创新举措推动资源高效整合、管理效能升级,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系统谋划强引领
“面对当前航空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攀升的双重挑战,要坚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支出,这并非一味地减少投入、节约费用,而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更有实效的事情上。”分公司领导在工作会上反复强调。
只有做到“事前算赢”,才能最大程度让机场今年的收益最大化。会议正式发布《长沙机场分公司2025年强化增收节支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过紧日子+多元创收”双轮驱动为核心,构建起由党委书记挂帅的增收节支领导小组,下设跨部门办公室,形成“党委统筹-专班推进-全员攻坚”的三级联动体系。锚定“增收1170万元、降本1710万元”总目标,细分49项具体指标至23个部门,设置“创收阶梯奖励”“降本超额分成”等创新性激励机制,形成“献智献策”全员参与路径,着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人人动起来的增收节支工作氛围。
刀刃向内控成本
成本管控绝非某个部门或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而是机场上下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责任。长沙机场分公司党委书记表示:“要把公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公家的钱当自己的钱,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增收节支。”
长沙机场坚持从细节处着手,从点点滴滴中节支,经过前期调研,决定先从维修费和制服费用上“挖掘潜力”:一直以来,机场各类设施设备维修费用都比较高,但转换思路,把功夫用在日常保养上,就能最大限度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大维修的几率。此外,制服费也是公司每年的支出“大头”,从今年开始,公司不再直接按1年、2年、4年不等的标准统一配发,而是鼓励员工爱惜制服,根据制服新旧程度在标准内申请换新,对自主提出不换或延迟换新制服的员工给予一定激励。
多元创收拓市场
面对这场增收节支的“挑战”,长沙机场分公司总经理表示:“现在人人都要盯利润,分毫都不能放松。”
事实上,部分单位早已开始行动,充分探索本部门的创新创效潜能和专业特色,经过初步调研后,计划在提质增效上做好“加法”:飞行区管理部发现省内支线机场的除草“商机”,计划利用省内机场里唯一的“无人机农药喷洒”技术,以低于外请商家的价格,为其他机场喷洒除草剂,既增加公司收益,又为其他机场节约开支;机务保障部则积极沟通长沙机场各驻场单位,承接各类维修工作;智慧机场部也将向其他机场推广自己研发的各项国家专利和创新系统,积极探寻破题之策。
“安全更不能打折扣!”虽然要强化增收节支,但分公司总经理也再三强调,再苦不能“苦”安全,经营成本再怎么精益管控、增收节支,也不能“节”安全、“省”安全。
坚守安全底线,直奔任务目标,长沙机场增收节支的“集结号”已在万物竞发的春天吹响!下一步,长沙机场将继续秉持“跳出机场看机场”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业务专长,不断向外输出创新技术,开拓创收新渠道,以更坚定的信心、更精细的管理、更活跃的思维,努力开启长沙机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欧阳婷、彭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