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近日,长沙机场2024年度“五小创新”成果评选揭晓,安全检查站旅检二大队“旅客置物筐快速定位编码改造”“金属探测安检设备测试件改造”项目,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近年来,长沙机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推动创新从“单点突破”向“体系赋能”升级,安全检查站旅检二大队顺应发展大潮,激励员工立足岗位、集思广益、钻研技术,将创新实践融入安全生产、效率提升、服务提质等关键环节。
待检区的“国际表达”
安检待检区承担着缓冲分流、宣传引导等服务职能,是机场安检的前置处理站,也是提升旅客过检效率的重要区域。安全检查站旅检二大队围绕待检区“宣传引导”这一核心功能,创新打造“三位一体”宣导体系,有机结合“柠留意”安检知识动态交互屏、“柠请看”多语种禁限带物品展示牌、“柠请听”温馨宣导广播系统等8项“小设计”创新,用中、英、韩、泰四国语言打造出一个集音频、动画、展板于一体的宣导矩阵,旅客禁限带物品自弃率提升23%,单通道过检效率提升6%。
通道内的“温柔革命”
安检通道是旅客安全检查的主要阵地,如何保障安全、提升体验是旅检二大队创新机制的重要课题。大队针对旅客高频次意见进行服务优化,在X光机传送带间隙加装防坠落缓冲网兜,使危险空隙变为安全缓冲区;在人身检查台隔断处加装防撞护具,消除旅客碰撞风险;在风扇上加装防侵入网罩,规避旅客误触风险,这些“指尖上的改良”让刚性安检有了柔性温度。
流程上的“阶梯跃升”
针对国际航班“安检末置”的特殊通关流程,大队成立课题小组,首创“六互通”平台,实现旅客信息实时共享;推出“男、女士专用安检通道”,破解男女混检的效率瓶颈;设立“控流引导专员”,潮汐式调控通关流量。实现高峰时段排队人数下降24.3%,平均通关时长下降18.2%,综合保障能力提升26%。
在两年的创新实践中,旅检二大队逐渐形成“全员提案-专题研发-运行测试-迭代升级”的创新闭环机制。自该机制运行以来,共收集员工创意127项,落地转化18项,形成专利技术1项,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创新主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长沙机场安全检查站旅检二大队将继续秉承“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高效、便捷、暖心的安检新模式,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安检力量。
(通讯员:宾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