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有人说,机场是飞机起降的地方,人们在此匆匆而过,心中只盘算着何时登机,何时落地。然而今日却见不少旅人捧着书册,坐在专属阅读区享受“静读时光”。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地上,那影子竟也显出几分安闲来。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一口气买了五本书,笑道:“这下飞机上不会无聊了。”他说话时眼睛发亮,像是寻得了什么宝贝。我暗想,这大约便是书籍的魔力,能将人从奔忙中暂时解脱出来,哪怕只是片刻。
角落里设了一处拼贴游戏,诗词卡片散落桌上,任人取用。一位年轻女子正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与“夜半钟声到客船”拼在一处,自己又添了“云深不知处”几个字。她盯着这新生的诗句出神,竟忘了登机广播已经响起。直到工作人员提醒,她才慌忙收拾,却将那拼贴的诗句小心折好,放入衣袋。我想,这便是人的性情罢,总要在规整的旅程中,寻些不规则的趣味。
更有人忙着拍照发朋友圈,集赞兑奖。得了长沙文创冰箱贴的,便如获至宝般反复摩挲。那冰箱贴上刻着岳麓书院的模样,小小一方,却承载了千年文脉。旅客举着它拍照时,脸上浮现着笑容。购书满额赠贵宾休息券的活动,使得书架前人流不断。一位女士买了《中国人的家风》和《湖湘文化史》,问工作人员:“这书上说的贾谊故居,可还找得到么?”工作人员是个本地姑娘,闻言便热情介绍起来:“您若去了,要尝尝附近的臭豆腐,那才是老长沙的味道。”女士笑着点头,将书收入包中。书与城市,原就是这般相互注解的。
文化的种子,往往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间播下的。那位拼贴诗句的女子,不知她此刻是否正在云端翻阅新得的书册;那位询问贾谊故居的女士,或许她已经走在长沙的街巷中,寻找两千年前那位贬谪文人的踪迹。而机场里的那些书籍,明日又将被哪位旅人捧起,飞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