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机场大巴是旅客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我要让温暖从接驳开始”——梁晓霞。一位致力于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的空港实业汽运分公司售验票员。
生活中酷爱跑步的她,把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都看作一场马拉松,她凭借着自己不怕苦的干劲、不怕累的韧劲、不服输的冲劲在一线服务岗位坚持了16年。2023年、2024年获得集团“年度服务明星”称号,带领班组多次获得集团季度“优秀班组”荣誉称号。
售票台前的“活地图”
“您好,前往马王堆请乘坐山水酒店线,距离发班时间还有9分钟,到了高桥大市场下车后打车或乘坐19路公交车即可到达。”售票员梁晓霞说话间,已为旅客购好车票。她就像一个精准的“卫星导航”,能准确记忆长沙市区6条地铁站、磁浮、机场出发的公交车的站点信息,连市区网红打卡点、景点区域位置都如数家珍。去年台风袭城,大批航班备降长沙机场。凌晨三点,面对焦虑的日本旅行团,她用不太熟悉的日语安抚道:“请放心,有我在。”她配合航延接待员将40名旅客安排至协议酒店,并迅速设计出“大巴+地铁”出行方案,当旅客们在享受热茶,欢快地自拍留念时,她那因连续工作而泛红的双眼,成为了照片中最动人的地方。
特殊旅客的“移动驿站”
在梁晓霞的工作岗位上,有这样一些看似普通却意义非凡的物品:便签纸、藿香正气水、晕车贴、卡通贴纸、爱心轮椅以及各类女性用品等。这些物品,如同她工作中的“百宝囊”,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而它们的来历,背后还藏着一段温暖的故事。
梁晓霞在一次服务中,多次询问旅客需求,却发现对方是聋哑人。经过耐心交流,她为旅客购票、引领上车,并留下联系方式的小纸条。这次经历让她意识到有些群体更需要关怀,从此她更用心服务每位旅客。遇到独自带婴儿车的母亲,她会化身“临时妈妈”;看到老人不会使用自助机购买车票时,她主动上前当起“人工智能”;听到有求助的旅客声音,她就是旅客的“百事通”。
优秀班组长的持“家”之道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她都是大家眼中亲切的“家人”。面对多元化交通出行方式的冲击,机场大巴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售票柜台前、发车站台,都显得格外冷清,作为班组长的她,并没有被困境吓倒,主动调研市场与旅客需求,优化服务,跨出“舒适圈”。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带领团队从怕失败到自信从容,从引导少数旅客到赢得众多信任。如今,团队成员皆成“活地图”,服务精准高效。她的持“家”之道,不仅体现在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更体现在对团队成员的关心与支持,真正做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凝聚力。
“跑道有终点,逐梦无止境。”梁晓霞始终坚持一往无前的热情与动力,当好每一位旅客的指南针,用温暖校准归途的方向,在守护旅客归途中奋力奔跑。
(通讯员: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