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用deepseek排班,不到10分钟就能把一个月的排班搞定!”长沙机场机务保障部的王庆宝感慨道。勤务排班一直是他最头疼的问题,每次排班都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今年过年期间,他主动学习并尝试利用AI高效的推理与分析能力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我尝试输入排班规律,它从完成学习到实施我的指令用了536秒。”王庆宝还发现,排班中途其实出现过两次错误,但AI能识别出来再进行更正,最终形成的内容确实能与实际排班相吻合。
对人工排班来说,这项工作要求排班人员具备清晰的逻辑思路,但对于AI来说却只是“小菜一碟”,王庆宝只输入了574个字的指令,就能排出整个月的班。自从把AI运用到工作中,王庆宝体会到解放双手的好处,他说,近期还在摸索“deepseek+个人知识库”的组合方式,希望后续将有更多工作可以凭借AI高效完成。
用新思维赋能基层工作,能够加速行政工作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效能,将基层管理者从重复性高的程序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让他们能更好地走向基层一线,解决更重要的问题,实现基层工作的“增能”与“减负”。
同样体会到AI协同工作好处的还有安全检查站的安检员们。“我们目前试运行AI判图,让安检判图覆盖率从以前的30%,提升到现在的100%。”判图效率提高,不仅节约人手,还提高了旅客过检率,也间接提高了安检员的休息频次,对于忙碌的一线员工来说,这是就最大的助力。安全检查站旅检一大队的李享说:“我们一直很注重智慧协同办公。”在“智慧”的帮助下,他把精力集中到队伍建设上,队伍精神面貌有明显提升。此前,安检也曾借助智慧力量精简工作流程——联合智慧机场部把控制区工具出入清单升级为线上审批。“现在只需要把照片上传,提交流程就可以,节省很多环节和时间!”目前,道口大队的这项智慧升级已得到各驻场单位诸多称赞。
一线是最好的课堂,难题是最硬的磨刀石。作为直面机场运行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既要有为群众服务的担当,又要有创新钻研新技术的能力。
2024年,长沙机场受GPS干扰次数达2.7万次,在中南地区仅次于深圳和珠海,机场电磁环境的主管科室——导航管理室深感责任重大。于是,他们从技术上下狠功夫,自主研发了一款无线电干扰排查设备,可以实现连续测量、智能控制等功能。该设备投入使用后,长沙机场的电磁环境月度巡查效率提升50%,年度巡查效率提升40%,相同范围内干扰排查效率提升34%。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该设备的专利申请,待取得专利后,导航管理室计划在省内各机场进行推广应用,为湖南民航无线电干扰排查工作提供新思路、新解法。
目前,长沙机场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机场也持续着眼培养锻炼干部员工融合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本领,坚持思维拓展与实训实战并举,用新思维新技术不断提升机场工作质效,为生产运行赋能,让基层工作减负。
(通讯员:欧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