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9月8日,在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暨第十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长沙机场荣获2024年度千万级机场“服务质量优秀机场”综合奖,这是长沙机场第六次蝉联该奖项。当天,长沙机场“经长飞·乐湘伴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也在该大会上被正式授牌。
打造“友好枢纽”
传递“长沙温度”
“请您放心,登机前大屏幕会实时显示信息,工作人员也会主动提醒!”今年暑运,长沙机场创新推出“智能爱心叫号系统”专门服务特殊旅客。该系统可根据航班时间自动排序、设定提醒节点,实现到点温馨呼叫,让旅客清晰掌握乘机流程,安心、省心地度过候机时光。不仅如此,长沙机场还联合11所高校、40余家航空公司共同打造“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从硬件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到“无声守护”与“有声呵护”相结合的软性服务,全方位营造有爱无碍的出行环境。
长沙机场始终秉持“服务是第一品牌”的理念,将“友好”融入服务全链条:从特殊旅客关爱的全流程陪伴,延伸至“一键预约、专属管家、免费简餐”的一站式团队服务;从国内通程航班逾重行李“行李免提”和“无缝中转”,到实现“票务、站务、行李、货运、航旅”五位一体的空铁联运……友好服务仍在不断拓展边界。
智慧赋能运行
提升协同效能
目前,长沙机场搭建机场运行管理平台(TAM),实现了对航班动态、资源配置及地面服务的全流程监控与智能优化。依托宽窄带融合技术,2000余台智能终端实时推送信息至一线,有效减少沟通延迟;通过AI智能调度与算法支持,机位分配更精准,行李实现全流程追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此外,机场还自主研发自动分拣行李监测系统,弥补了RFID监测盲区,可在7秒内识别行李掉包,检测精度达97.5%,年内已成功识别412件异常行李,大幅降低了出港行李异常率。
服务运行融合
突破资源瓶颈
面对航站楼总面积仅23.6万平方米、设计容量约2000万人次的硬件限制,长沙机场以“服务与运行为一体”的系统思维整合流程:通过将廊桥衔接时间压缩至负5分钟,并实行“国际国内廊桥混用”和“两楼混流”等机制显著提升运行效率。去年,长沙机场两度缩短截载时间,廊桥对接最快仅49秒,行李传送多争取63秒,为急客抢出180秒关键时间。在未大幅扩容的情况下,202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1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出长沙机场卓越的资源运营与组织能力。
亮相国际舞台
分享长沙经验
大会期间,长沙机场在国际机场博览会展示区全面呈现了服务创新、技术应用、智慧出行和航旅融合等方面的成果。来自长沙的智能客服机器人“花花”成为现场备受瞩目的“明星”——它凭借流利的双语表达、机智幽默的互动,与各国嘉宾亲切交流,不仅生动展示了机场的科技实力,也成为传递友好与热情的文化使者,吸引众多与会者驻足拍照、互动交流。在专题论坛,长沙机场还围绕“服务运行一体化、建设一流空港”主题作交流发言,向全球同行分享“长沙方案”,传递出独具特色的“湖湘魅力”。
下一步,长沙机场将持续围绕“经长飞·乐湘伴”服务品牌,以“欢乐、友好、高效”为理念,积极构建“友好型”航空枢纽,在特殊旅客关怀、空铁联运、中转服务、智慧运行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领先举措,成为行业关注的服务创新样本。
(通讯员:罗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