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7月29日至31日,湖南机场集团公共航空运输航空器事故家属援助培训在培训中心如期举行。集团各单位53名家属援助工作者通过3天集训,系统打磨法规应用、心理疏导、应急协作等核心技能,为构建更专业、更有温度的航空应急体系蓄力赋能。
法规筑基:
让每一步援助都有章可循
“家属信息采集如何兼顾效率与合规?”“援助边界的尺子究竟该怎么量?”培训首日,一场围绕《公共航空运输航空器事故家属援助手册》的法规课程直击痛点。孙宁莉老师拆解赔偿标准、隐私保护等法律条文,结合重大事故处置案例复盘,带领学员在真实决策场景中构建“依规行事”的底线思维。“以往总担心信息披露不及时,现在明白适度告知比全盘托出更重要。”一名学员在案例研讨后深有感触。
人文浸润:
在细节处传递专业关怀
面对不同信仰、情绪各异的家属,如何精准传递关怀?后续课程提供了多维解决方案。情绪响应图谱将家属常见的焦虑、抗拒等反应与具体沟通策略相对应;现场演示的“应急救护三步法”,让学员掌握家属突发不适时的初步处置技能。
“原来一句我理解背后,藏着这么多学问。”学员们边记录边感叹,这些充满温度的知识,让专业援助更具人文关怀。
实战演练:
在模拟场景中锤炼协作力
“3号家属情绪激动,需要心理支持!”“请立即核对最新失联人员信息!”模拟演练现场,学员分组扮演援助员、信息官、家属等角色,在预设事故场景中完成从团队组建到需求对接的全流程实战。相较于单纯的理论讲授,这种“沉浸式”训练更能暴露协作漏洞,如信息传递偏差、多家庭诉求处理优先级排序等问题。老师的即时点评帮助学员当场校准工作方法,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升级,更是湖南机场集团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生动实践。当专业与温度交融,当个体与系统共振,航空出行安全感正从纸面走向人心,为打造更可靠、更温暖的出行环境筑牢基础防线。
(通讯员:徐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