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近日,中国航空协会组织召开了“智慧民航、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CATA航空大会。长沙机场智慧机场部申报的“基于数据中台的数字孪生机场的研究与应用”课题获民航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数字孪生技术已成为国家新基建中重要的应用方式,相比于物理空间的传统基础设施,新基建建设的是数字孪生世界。
据悉,长沙机场基于数据中心的数字孪生机场项目课题,以数据中心为基座,融合ACDM系统、TCDM系统、空地一体化系统、车辆定位系统、空管航迹等不同系统的数据,结合长沙机场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实现了对物理机场的虚拟还原和实时交互,是新基建技术在长沙机场的成功应用。
长沙机场“数字孪生机场”,以航站区、飞行区、公共区为重点,多角度、多场景、多数据的虚拟展示出机场运行全方位情况。在“孪生机场”中,工作人员可以从机场上空、机坪站位等多视角查看航空器和车辆的运行状态,当鼠标点击到某个航空器或车辆时,其关联航班的详细运行、保障等情况一目了然;系统页面两端的“自定义界面”可以统计并展示不同的数据指标,如航班正常率排名、航班延误情况、机坪占用情况、旅客实时吞吐情况等;系统还实现对航站楼的三维建模及航站区内显示屏、安检闸机状态的展示,以及航站楼进出门人流分析等;系统集成了机坪和航站区重点区域的数字监控镜头,如想查看机场的现场情况,点击系统中的监控镜头图标即可显示监控画面,实现了物理机场和数字机场的交互呈现。
项目在创新应用上,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计算及预测能力,实现了数字孪生机场的大面积航延应用,该功能具备大面积航延自动预警;航延中空域流量、航站区旅客热力图、飞行区排队情况、航延数据指标展示,可为大面积航延决策提供支撑,并提供航延后的历史复盘功能。同时系统结合航班地面保障状态、航班滑行状态、航班飞行进近数据等,通过空间地理算法进行双向数据校验,实现航班滑行时长预测,以及航班滑行冲突预警和停机位预警的创新应用,长沙数字孪生机场已在长沙机场运行控制中心投入试点运行。
下一步,长沙机场将基于数字孪生机场实现应急沙盘演练功能,持续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及新基建技术应用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突破,为长沙机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