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上初中时,英语老师对我们这帮分低的同学们格外照顾,每天放学后的时间专门为我们准备。当学生们都离开之后,我们人手一册单词书留在教室,使劲地往脑子里记着那些奇形怪状的字母。当老师来到教室,便让我们放下反复翻烂的单词书,在前后黑板前站成了两排,为了防止默写时大家相互借鉴,老师甚至给我们编成了单双号。每当老师念出一个单词,我们都感觉把脑汁搅到沸腾,一边回忆一边瞎猜,但凡蒙对一个也算是为晚上的抄写作业减了负。
日复一日,每天晚上我都机械地抄着单词书,我并不十分清楚这26个字母的排列组合有什么意义,但幸运的是,我英语成绩终究好了些。进入高中之后,英语课好像更加枯燥乏味,而且要记忆的单词好像更多了些,被逼无奈,我去学校对面的教辅店挑了很多本看着顺眼的单词书,又开始一天天对着字母消耗精力。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很差,当然这是很无奈的体验,我也希望让自己的成绩更好一些,我便去问坐在后面一排每次英语考试成绩都很好的哥们。“就是背单词啊,题目看懂了不就行了!”学习好的同学总是这样风轻云淡,成绩差的人只能把这单词书当成一本看得懂但学不会的秘籍,翻烂了终究也没学成“武功”。
一路走来,太多单词书和抄写本陪我度过一个个安静的夜晚,这些让我不明所以的单词既是伙伴,又是敌人。他们大概能见证我似有似无的成长,也一直是阻挡我获取分数的高墙。后来有朋友提醒我可能是方法不对,不是换单词书的问题,而是记忆的方法有问题。那一刻我确实感觉自己恍然大悟,我开始反思自己抄写的方式,去模仿别人记忆的方法,开始拿着MP3听单词,研究不同单词之前形似或神似的联系。
最终,我还是没有学会深奥的秘籍,一塌糊涂的英语成绩让所有的过程都变为徒劳,单词书这个“秘籍”终究没有让我修炼出高分英语的一招半式。
随着时间流逝,从大学生活到步入工作岗位,每个阶段好像都能遇到像单词书一样的秘籍,但时间终究会逐渐磨灭斗志,后来的成长中我开始逐渐懂得了兴趣的内涵,求知的过程不应该是机械地反复,也不是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在见识了身边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同学和同事之后,发现他们的秘籍并不是一本书、一支笔,是对于知识的渴望或是对事业的热爱。我一直所不能理解的,并不是一本本秘籍中的文字和句意,而是勤学好问、求真务实的初心。很多优秀的人都会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也许正是这样的道理,既然面对的是必须做的事情,那么就脚踏实地,从热爱开始。
(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