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9月11日,经省直机关团工委推荐,建设指挥部青年工程师陈鑫作为青年奋斗者代表,参加了由省直工委主办的湘直青年分享第一期“奋斗青春 强国建功”活动,并在座谈会上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传递了集团青年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95后”机场青年工程师分享的与机场共成长的青春故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为统领,进一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要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落实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推动湖南民航实现跨越式发展,对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的高质量建设至关重要。很荣幸,我自研究生毕业后,就投身到湖南省“一号工程”的建设一线,全程参与了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到施工。今天我想结合“三个意想不到”的体会,分享我在家乡一线建设改扩建工程的故事。
第一个是发展机遇和成长环境之好意想不到,我们青年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我入职就被分配在综合配套工程部,这是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先锋军”,涉及专业最多、工作交叉面最广、建设时间最长。2021年2月,我们作为先锋军率先进入工地,参与了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630开工大作战”。当时距离“630”实质开工,不到半年,工地现场拆迁工作还在进行,一片荒山野岭。但指挥长带领我们,“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人上就党员同志先上!”我们逐一攻破了施工过程的“拦路虎”。15天通路、1个月完成场地平整、2个月通水、3个月通电,与时间赛跑提前完成三通一平,开工目标如期实现。刚毕业就置身伟大的事业、奋进的团队,我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
第二个是发展平台和工作标准之高意想不到,我们青年要敢打硬仗、真抓实干。刚毕业就能遇到改扩建这个大项目,对我来说挑战也是巨大的。这里有全国覆盖交通运输方式最多、换乘效率最高的“换乘之王”、有全国最复杂的深基坑,参建人员都是行业内翘楚中的精英。我要怎样管理项目建设?怎样才能不做施工方的“传声筒”和“代言人”?我用两年的时间,先后考取了房建专业工程师、经济师、监理工程师等,打造了在房建领域的过硬本领;在我负责指挥部驻地项目时,项目受长雨季恶劣天气、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推进缓慢。而作为改扩建工程的一线指挥部,必须按时交付使用。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和青年人特有的钻劲,白天是施工员、晚上是技术员,从现场踏勘到编制方案再到现场实施,赢得了同事们一致认可。项目8个月即完成精装修交付,保证了按时投入使用。
第三个是工程难度和工作强度之大意想不到,我们青年要主动担当、不计得失。工程部是个高强度的运转机器,它直接面对一线施工。去年7月,我又接到了一个组织安排的重任,开始了信息中心大楼的现场管理。它是长沙机场的‘中枢大脑’和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它的建设时序对顺利实现2025年校飞目标至关重要。信息中心大楼内的综合管网非常复杂,汇集整个机场的弱电线路以及各专业管道的交叉。线路如果不细分,很可能会给后期扩容和维修留下麻烦。我主动与各方协调优化设计,忙活了半个多月,光请示汇报各级领导就有10多次、设计方案经过了20多次的推倒重来才最终确定。“搞工程只有十,没有八九不离十!”这是师父教给我的一句话,我时刻以此自勉,确保我自己管理的每个工程项目都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预计2026年建成使用,那时长沙机场将有三航站楼、三跑道、年承担旅客量能达到6000万人次,将开启航空、磁浮、高铁、地铁一体化交通运输新模式。当下,无数在三湘大地躬耕一线的青年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曾经我们是改革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我们更应该是参与者和贡献者。我将把满腔热情转化为做好机场建设的强大动力,全力以赴为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