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今天我要把这几根柱子的节点焊完,现在天气热,带着面罩又闷,焊的速度慢些了,这个焊点的温度有两千多度呢!”在工地顶层楼面,焊工王师傅手中的焊枪迸出四射的火花,防护面罩后面,他的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焊点2000摄氏度的高温和溅起的火星,热得让人喘不上气来,同时眼睛还要面对强光的刺激,一天下来要面对数千次的强光。
“一二三,抬!”42岁的沈红生操着河南话,与工友合力,把一根两百多斤的金属檩条搬起,放到小推车上,然后运送到指定位置。“对准了,慢点放,”一根接一根,一趟又一趟。一上午,他们在大厅屋顶上,来来回回,已经搬运了五六十根檩条。趁着休息,沈红生打开随身携带的2000毫升大号水壶,猛灌几口。“一天要喝几壶?”“半天时间一壶不够,一天得三四壶吧”。
“估计有50摄氏度,戴着手套都烫手。”建筑工人赵师傅是一名钢筋工,做这个工作已经近十年了,钢筋被晒得太烫,人的皮肤根本没法直接接触。赵师傅和工友们穿着长袖长裤,戴着手套才能绑扎钢筋,每个人脸上都是汗。虽然天气很热,但工程进度摆在面前,谁也不能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