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2024年6月24日下午,集团召开6月份安全形势分析暨防汛调度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曦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安全总监陈国强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民航局6月份月度航空安全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组织观看了《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宣传片,听取了长沙、常德、永州、岳阳机场以及机场建设指挥部有关防汛工作的汇报,研讨确定长沙机场飞行区42防区内涝的排水措施,全面分析了当前安全质量形势,部署了下阶段安全质量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已进入雷雨季节,航班量大、运行环境复杂、能需矛盾突出,每年6-8月份都是运行保障压力和挑战最大的阶段,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结合集团收到的值班信息和近期检查情况来看,鸟击防范、跑道安全、净空保护、危险品运输等核心风险仍较为突出,暴雨、汛情、高温等极端天气,导致航空器故障、航班备降、航班延误等情况多发,各单位要始终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保持高度警醒、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运行标准,强化风险管控,科学评估自身安全保障能力,务必量力而行,全力做好汛期和暑运安全保障、全力推进智慧安全平台验证运行。
会议要求,各单位一是要盯紧抓牢核心风险。以“1+1+1+N”安全管理方案为总体脉络,全面排查本单位跑道安全、净空保护、鸟击防范、危险品运输等方面的核心风险,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机场净空障碍物管控的安全警示》《关于进一步强化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的警示》要求,特别要注意管控好净空存量风险,隐匿、夹带危险品、违禁品、管制物品以及危险品应急处置不规范,道面破损多发等运行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管控存量风险、减少增量风险,确保核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二是要学好用好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学懂、弄通本单位业务所涉及行业的重大安全隐患判定标准学习,进一步提升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判定、治理能力,全面排查并管控体制、机制、运行等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对本单位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治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要全力做好极端恶劣天气和突发意外事件的应急准备。近期极端恶劣天气导致航班备降、航空器故障多发,加之暑运即将来临,各机场运输生产量大幅增长,各单位需要面对的应急情形也将随之增加。各单位要进一步做好应急准备,全面复盘总结集团历次应急测试演练经验,修订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合理安排人员备勤,确保应急设施设备正常可用,提高应急救援系统的整体可靠度与有效性,做好航班备降等各类应急准备。
会议强调,自6月24日13时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至Ⅲ级。此次降雨可能持续一个周期,且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各单位要坚持“防灾、救灾、减灾”的应对原则,严格落实国家、民航局、集团等各级防汛工作要求。着重强调:一是要保持高度警醒。要清醒地认识到“近期最紧迫、最突出的安全工作就是防汛”,主要领导要专题研究和部署,做好应对汛情的充分准备。二是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要积极沟通当地气象部门,掌握关键要素,了解本地区、本机场预计降雨量、历史峰值降雨量,关注本机场雨量监测设备,综合进行分析研判,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三是要加强监测预警。掌握机场跑道中心点标高、飞行区排水口标高、排水管道标高、生活区及办公区标高等数据,排水系统与外围水系联通的部分单位还要动态掌握外围水系水位情况,持续观测排水情况,做好观测记录,判定应对灾害的风险等级。四是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联系。构建大应急体系防汛新模式,加强对当地防汛指挥部、应急局等单位的沟通联系,配合做好预报预警、监测监控,应急物资互通互用,必要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支援。五是要加强设施设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运行设施设备,特别是供配电设施、通信导航设施、助航灯光及配套设施、围界及部分建筑物等,严防因雨水浸泡导致设备系统故障、宕机、漏电,从而影响能源供应或运行保障能力。六是要保持生产运行正常有序。要落实好民航局《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聚焦极端天气应对和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落实“五早”(早预警、早会商、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要求,研判形势果断调时调减,减少航班及旅客积压滞留,尽可能不发生旅客群体性事件和负面舆情事件。七是要科学管控衍生风险。有效管控极端天气导致的人身安全、地面交通安全风险。长沙机场要通过加大巡检力度、严格运行标准、采用先进技术、强化人员培训等多措并举,构建系统化的道面病害防治体系,确保在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下,飞行区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长沙机场地区各单位分管领导和安全质量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长沙机场、空港实业、机场建设指挥部、机场物流公司和各支线机场有关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安全质量部全体成员在各分会场参加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