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近年来,集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创新法定自查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安全管理平台,法定自查效能显著提升。2023年,集团成立了综合安全、航空安保、危险品等10个重点业务领域专业组。为统一检查标准,提升监察效能,由各专业组组长牵头编写本专业领域的法定自查符合性判断标准。
12月19日上午,集团召开2023年度法定自查符合性判断标准评审启动会暨综合安全专业评审会议,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曦出席会议。评审会邀请监管局副局长李敬兵、党委办公室主任万珂、航安办副主任李忱到会指导。集团安全总监,安全质量部负责人、高级监察员和相关人员参加评审会。
会议听取了综合安全组的法定自查符合性判断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清单的编制思路和重点条款的讲解。专家组认为,符合性判断标准对下是指导性动作,对上是安全管理要求,是企业合法合规运行的重要举措,编制组编写思路清晰,紧扣核心风险和重点业务领域,可操作性强。经过论证,专家组一致同意综合安全法定自查符合性判断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清单通过评审。
汪曦对各位专家、领导给予机场集团法定自查符合性判断标准的高度认可并对下一步的修改建议和意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机场集团将做到“三个提高”,推动符合性判断标准落实见效。
一是提高符合性判断标准的有效性。集团将认真吸收各位专家、领导的宝贵建议,围绕“规章标准有差异,未有效引导执行和落实”“干支线机场发展不平衡”“思想认识上不统一”“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为导向,抓紧梳理完善清单,细化符合性判断标准的颗粒度,关键抓好落实。二是提高符合性判断标准的适宜性。集团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运行特点和安全管理要求,重点关注方向性的问题,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同角色的切入点宏观考虑问题,体现监察员如何监察的标准,进一步优化拆分和合并的不同需求,增强条款的逻辑性。三是提高符合性判断标准的动态性。集团将根据规章标准的更新情况,动态修编符合性判断标准,适时组织评审,并进一步加强法定自查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安保管理体系内审等工作的融合,助推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目前集团已经完成了10个专业1596项SID的法定自查符合性判断标准编写,这些标准分层级分专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机构职责、制度程序、实质要件、资质能力、设施设备、资金投入、操作执行等7个要素进行编写。为进一步提升法定自查工作效能,助力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接下来,集团将组织为期一周的法定自查符合性判断标准集中评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