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之江新语》这本书,辑录了习近平主席2003年至2007年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72篇短论。该书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2013年11月再次重印。以前我也读过一些类似的书籍,思想性理论性都很强,文本样式,言语规范,基本上都是泛泛而读。但当我阅读《之江新语》这本书,它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很亲切,很朴实,很感人。
一是文章精炼。这272篇短论,主要涉及对党中央精神的解读,对浙江省建设的部署,以及对做人做事的教诲等方方面面。虽然命题很宽泛,但文章很简短,长者七八百字,短者三四百字。比如,如何搞好调研工作,习近平主席概括为五个字“深,实,细,准,效”。再比如如何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主席用“两座山”来形容,那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可以说是字字句句都是惜墨如金。
二是语言朴实。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的感受,每篇文章都有画龙点睛之笔。比如在“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篇文章中,习近平主席强调,领导干部要想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多做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还比如,要想搞好调查研究,就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要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去解决问题等等。整个一本书,没有说教的感觉,都是用朴实的语言,讲道理,摆观点,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三是观点独到。今天学习习近平主席系列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内涵,其中很多观点、思想、要求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本源。比如,之前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想干啥、肯干事、敢干事,还要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再比如,“问题倒逼机制”,这是习近平主席关于浙江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来的,指出要从“倒逼”走向主动。再比如“钉钉子精神”,习近平主席强调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有板有眼,深入持久抓落实。(钟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