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就被书里朴实感人的事例所吸引。书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到梁家河农村,上山放羊时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休息时也会拿出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地积累。读完我深受触动,很难想象在当时那种恶劣的环境下,习近平主席是如何渡过重重难关。直到参加了工作,我才难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回忆工作之初懵懂的自己,对于参加工作、进入新环境,对未知怀揣着崇敬。由于基础差,很多工作干起来都很吃力,放单考核一听就慌、一考就黄。工作虽有同事们帮忙,但是一天工作下来,出错仍是常态。五味杂陈的我总是幻想着自己能独当一面、上下自如,但现实如同生活的苦酒,一杯接着一杯。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我深刻地体会到,“思想关”才是最难过的一关。
从那时起,我便暗自下定决心,开始改变自己。业务上自己补课,闲暇时主动向老员工老前辈请教,通过读书、看报、上网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工作随之步入正轨,我成了同年入职员工里的第一批优秀员工,柳暗花明的豁达涌上心头!其实这些比起习近平主席遇到的困难,都只是小儿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重新翻开这本书,对习主席当时所经历的种种困难有了更深的共鸣。这一回,我暗自下定决心,要更努力地朝着理想中的自己迈进,无论顺境逆境,我都不会放弃学习,不会放弃拼搏。
青年习近平身上还有很多崇尚品格都值得我们学习。除了“思想关”,书中还讲述了习近平主席当年如何渡过“饮食关、跳蚤关、劳动关”,对于今天的我而言,也充满了借鉴意义。无论是忙中有序地吃好每一顿早餐、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干净立正,还是在超饱和工作时维持清醒的头脑,书中的那个青年是我最友爱的引领者。
“读书和运动,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书,就是汲取力量。
(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