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一年一度中秋至,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被称为 “月夕”“八月节”,也被叫作“团圆节”。
中秋,一个洋溢着亲情的节日,一个诉说着团圆的节日,一个释放着思念的节日。《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中秋:“中秋节,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民间有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当飘飞的柳絮已成过往,当接天的莲藕已成曾经,当鹊桥的相会已逾多时……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慢慢长大,薄薄的夜,淡淡的月,我发现,中秋最美的,是思念。月亮再美,美不过思念,月饼再甜,也甜不过思念。
小时候,作为孩子的我总是盼望着中秋节日的到来,因为可以吃到好吃的月饼以及各式各样的美味菜肴,但那时并不知晓“月是故乡明”的含义。时光匆匆,我毕业走向社会也近五年了。曾常常幻想漂泊天涯,但蓦然回首,发现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回到那个充满快乐的童年时代。但不管在哪,我总有一个习惯,不管是不是中秋那日,每当忙后疲倦之时,我总会抬头欣赏一下当天的月景,在晚上,喧闹的白昼停止了脚步,我在月下缓缓游荡。在这寂静的夜晚,我试着把叹息装进行囊。若恰好见到圆月挂在天空中,一天的劳累便一扫而尽,我在月光的陪伴中慢悠悠地走回家中,也试着在生活的泥潭里滋生出热爱的力量。随着我对月亮的这种特殊情结愈发浓厚,慢慢地就体会到了季羡林笔下所写的,“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中秋是团圆,亦是一种精神寄托。敦促我们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远在他乡的游子们,除却工作走不开,将乡愁寄托在一轮明月中,其他的,都该是要早点回家陪陪父母的。小时候,曾经以为爸爸妈妈是无所不能、年轻常在的英雄,直到一天天一年年的岁月痕迹都涌现在他们日渐苍老的容颜和白发,才发觉自己该勇敢地成为家里的“大人”,因为父母老去的速度,远比我们成长的速度更快。长大以后才知道,时光总是悄悄地溜走,总在不经意间让我们怅然若失。若是条件允许的话,定要常常回家看看。若是不能回家,月满中秋时,跟父母打上一个视频电话,一同遥望夜晚中的明月,风月同天,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团圆。
不管你是在故乡,还是在他乡,此心安处是吾乡。唯愿今年的中秋,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