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机场报
湖南机场报当前位置:湖南机场>湖南机场报>正文

客从何处来 ——读《昨日之河》有感

 来源: 集团党群综合部 | 发布时间: 2023-10-19 14:25:47 

譬如林海音《城南旧事》里爸爸的花儿,朱天文《黄金盟誓之书》里的“婴孩日记”,萧丽红《千江有水千江月》里仁爱的大家庭,台湾这屿海上江南,润养出了诸多婉秀的笔锋,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以小家见大国的故事。而乡愁,是不变的主题。

李黎《昨日之河》中的故里童年、山河岁月,洽从一九四九年大陆易帜讲起。父母随国民党政府东渡台湾时,她一岁。这本书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细腻生动地记录了50年代至今,一个普通人家从南京辗转杭州、上海、福州,流徙至台湾后半个多世纪的生活。以及俗常生活背后,大时代对其家庭的重大影响。

幼时,和所有的少年相差无几,李黎也曾是一个总想要逃离“这里”、逃离“此刻”,去远方勘探广大世界的小女孩。对陌生他乡的好奇、对未知将来的企盼,将我们从现实的童年、少年生活里剥离开来。像波德莱尔在《旅行的邀约》末尾所总结的:“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现在的世界之外!” 在我们自己心里,我们总是比同龄人更成熟、更有远见,这种成见我们以为它深藏在心里,其实它写在每一张青春的面庞上。有些人,在青春里即披上老顽童的肆意;也有的人,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惊觉离开是为了归来。因为壮游,是为了找寻自我。

而在寻我的道路上,寻根,是不可规避的一段荆路。陶渊明移居南村,佳日登高,诗曰:“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而作者心眺远方,错过了这样的故里岁月。少小离家,壮岁为客,台湾也好大陆也罢,故乡,都变成了最陌生的地方。是以有了这本忆昔童年、追究家族历史的回忆录,以供作者的家人和我们一起翻读那段跌宕历史中小人物风雨飘摇的生活。

初抵台湾时,李黎一家四口住在小小的两间房子里,拮据却整洁雅致。李黎父母的文人雅兴从不为清苦的现实生活而屈于狼狈,修长的蓝玻璃花瓶总是插着院里新开的玫瑰,仍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作家那间令人着迷的书房一样。家中来了客人,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谈天说地,亲厚温暖。在收音机还是奢侈品的年代,那些无线电里来自远方的声音,对尚是小小的孩童李黎而言,则是充满魅惑的召唤。对陌生他乡的憧憬,浸润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每一处边边角角。

李黎借文字的天桥,追忆了她的高寿的母亲、早亡的父亲、年迈失智不知儿子早已辞世的奶奶,和家中客厅里来来往往的亲朋好友。有过共同经历的人,对坐相谈分享一路风尘的人,无论今日四散何地,明朝是否再聚,故事里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这些故事中最叫人遗憾的,是年幼稚嫩的小李黎拜师在一位国学功底深厚的老师门下,临摹先生气势恢宏的山水画。成长于宝岛轻缓山水间的小女孩,一直以为画中的刀砍斧削源自老师的想象,直到她长大成人,终于踏上大陆的土地,才明白当年的皴勾点染,一笔一画皆来自先生对故乡大江南北的眷念。然而李黎过早遇见先生,“过晚得见好山好水,学生迟来”的领悟,不再有机会向早已辞世的老师报告了。

“人生的许多事,当时只是记得,日后才显现意义——或者永无意义可言,那就成为一则谜语。童年往事,尤其往往如此。”这是李黎在这本书中关于童年最后的总结。生活中有的事情,执行起来与起初的设想总是大相径庭。比如从记忆里找回曾经弃置的故事,你以为释怀已久的,也许仍旧念念不忘,你捧在心龛日日供奉的,却可能已日渐崩塌于无形。

很难去分辨,作者告别青春的分水岭究竟是养父去世,还是留学美国时意外得知,自己其实是远在海峡对岸从未谋面过的姑姑姑父的女儿。成长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身世的真相却终于揭开了时代对这个家庭、对作者最深的烙印。追本溯源的强烈愿望,来自1949年东渡的险阻,来自对童年、母亲和家的祭奠,也来自二十多年与生身父母的分离。在那个的年代,骑继为嗣从来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养子与养父母往往有着或亲或疏的血缘关系,亦不会远离自己的亲生父母,即便隔几座山丘或一条大河,总可相认相往来。隔一湾海峡则不然,二十余年间,台湾的客乡人仅仅得到过一封从香港辗转而来的“万金家书”。直到70年代,负笈海外的李黎从美国出发,绕道香港、北京,才终于抵达上海,与亲人重聚。这个小家庭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历史。正史、稗史和信史三者之间,有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家史却单纯。读罢这本书后,有一天深夜我翻开自家的族谱,二十七代人的世系次第与生卒年详,一页页上述至元成宗二年。没有声名显赫的故事,平叙的,皆尽是人世沧桑。“二十一世祖考,寿九十,生二子;长媳生七子,六子相继觞夭折,其子无传;次子年十九失水而卒,遗二子。”从农民起义败亡、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到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位高祖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战乱。他在世的最后四年,除我曾祖父外,他的两个儿子、七个孙子和四个曾孙都已辞世。加上女眷,我的这位祖考先后送走了他的妻子和二十位黑发人。比起《活着》,有过之无不及地活着。那一切陌生的故事,于我,只留下一方伤痕累累的古砚和一本脆薄的生死簿。而此般无奈人生的背后,是更加苦难的时代背景。李黎的家史,也同样如此。

在众多追述一九四九年的断代史、传记、纪录片、小说和电影里,较之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中的一家之言、李敖以《大江大海骗了你》对龙的强烈驳斥、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中过于浪漫的史诗浮世绘,李黎的故事更像纪录片《1949大迁徙》与《惊涛太平轮》的一页生动的补充。《昨日之河》确有其不同:襁褓中的婴孩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毫无印象,却又因休戚相关而对真相充满好奇。也正因此,她能够更翔实地考掘动荡的时代对寻常小家庭的鞭笞与和平年代的珍贵,还历史更真实的一页。而没有野心的叙述,对家庭的感念,也更容易为两岸三地的读者所接纳。

追录家族的兴衰变迁,不是为了逃避平凡的现实生活,而是为了告诉后人:先人们曾经多么用力地活着,血脉的生息才得以传承,我们,才能够活在当下。寻根不仅仅是血缘的,更是文化的求索。在这个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新时代里,吃饱穿暖、传宗接代的意义,正逐渐不再像过去那么重大,但我们仍当铭记历史,在全新的时代里,考掘和践行生命的新理想。继扬家族与民族的文脉,是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姚心怡)

内部链接

中国民航网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外部链接

中国政府网

人民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

新湖南

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731-89981070/15773116061 举报邮箱:hnjcxc@hncaac.com

备案证号码:湘ICP备150154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