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在动火作业前要先对气压表进行检查,回收时候是先关氧气还是乙炔呀?”空港实业汽运分公司汽修中心院内传来了阵阵讨论声。这是空港实业安全质量部将“安全课堂”送课到一线的工作现场,各单位分管安全领导以及专兼职安全员观摩了汽修中心动火作业操作。汽修中心以实操形式开展了“立体式”讲解,着力让岗位操作流程“活”起来,内外交流“新”起来。
“对管内残留气体排除,我觉得可以将排除氧气和乙炔的顺序纳入SOP单内。”“气瓶与动火点之间的距离要大于10米,建议通过测量后固定两个气瓶间的安全放置点和动火区,并增加标识。”大家在观摩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语,通过找“碴”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此外还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文件学习、风险警示教育等,将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效能。
这种与基层一线宣贯交流安全知识的小课堂,由点到面覆盖,把作业过程中的重点安全环节、各项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进行纠错、补充、完善,做到安全措施在学习中落实、安全办法在日常生活中研究、安全隐患在实操中化解、安全经验在交流中推广,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
据悉,空港实业安全质量部为推动安全工作走深走实,结合实际,做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从2月份开始,一直酝酿“安全培训到现场”“风险管理到现场”的计划。前期通过调研,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送课”,着力解决一线安全管理的难点、痛点、堵点,截至目前已在有关单位开展了系列活动,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
下一步,空港实业安全质量部将持续开展“送课宣讲”“流动课堂”送课到一线,持续开展“安全标兵”和“优秀班组长”评选活动,从源头上帮助并提醒相关单位依法生产、防范风险,不断拓展广大职工安全管理视野,提升安全管理素养,增强安全发展理念,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 通讯员:陈艳 向俞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