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当前位置:湖南机场>企业文化>经验交流>正文

严防外来物,守护“通天路”——长沙机场2023年一季度外来物防治工作侧记

 来源: 长沙机场飞行区管理部 | 发布时间: 2023-04-19 10:21:00 

小小的外来物在跑道或机坪上看似毫不起眼,但对于起降或滑行中的航空器来说,一个小螺钉或金属片、甚至尖锐的小石子都可能被吸入发动机或扎伤飞机轮胎,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为守护机场飞行区运行安全,2023年一季度,长沙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努力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外来物防范网,推动飞行区外来物防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夯实飞行区安全运行基础。

图片

夯基:提思想,严制度,抓队伍

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和分公司党委关于切实做好机场运行管理及外来物防范工作要求,飞行区管理部结合机场实际,先后组织召开了专项分析研讨和动员部署会,围绕近期发生的外来物损伤航空器事件,开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管控,不断提升人员对外来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深刻认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在制度上,部门准确把握外来物防治工作最新要求,根据《运输机场外来物防范管理办法》开展新旧规章差异性分析,刀刃向内,系统开展对标自查,持续提升外来物防治工作的规范性。加强对重点安全规章的专项培训,建立随机抽考长效机制,激励全员主动完善外来物防治知识库,强化员工外来物防治规章知识基础。

图片

提效:强举措,细流程,求创新

长沙机场飞行区道面面积达247万平方米,如何在这片广阔而繁忙的区域内高效开展道面巡查与清扫等外来物防治日常工作?针对不同区域治理进行“对症下药”是提质提效的关键。飞行区管理部按照网格化管理方法,采取“机械+人工”的方式,对责任分区进行联合清扫,重点对垂滑(跑道垂直滑行道)及快脱口等外来物热点区域增加全面清扫频次和力度。为保障航空器地面滑行的持续安全,增加核心跑滑区域人工徒步检查频次,实现道面清扫的“精准制导”。自主对行李手推车实施改装,通过加装强力磁铁和移动式灯光,主动吸附“藏匿”于机坪中高危金属类FOD,实现“巡视清扫一体化”,将单位面积清扫效率提升至传统人工清扫的三倍;引入“魔毯”FOD清扫工具,对人工不易发现的FOD进行地毯式“扫描”,以技术升级助力机坪清扫效率、外来物防治工作质量提升。

图片

图片

治本:重数据,查根源,控源头

外来物防治工作中“源头治理”是根本。飞行区管理部积极开展机坪FOD数据分析与管理,形成集FOD类型统计、热点区域评估、异常事件跟踪调查于一体的外来物数据库,提升源头分析能力。一季度,共对2361个FOD的类型、区域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为外来物防治“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依托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全面排查机坪病害并逐一录入系统,以“接单销号”制度及时开展道面维护与跟踪检查,对道面性能和安全状态进行趋势预估,分析道面养护需求,防止道面破损产生FOD。今年以来,飞行区管理部共完成了24处病害、共计21.3平方米的道面维修工作,严控道面病害这一FOD重要源头。

图片

长效:创氛围,同关注,共行动

良好的机坪运行环境,需要机场各驻场单位携手并肩,共同推进外来物防治的各项工作。在长沙机场外来物管理委员会统筹安排下,飞行区管理部拍摄了1部宣教片、设立了100余个警示标志、发放了2000余份自制宣传册。联合机场物流公司、南航货运等单位,共同开展外来物源头查找、防治措施研讨及先进经验交流等工作;与民航湖南空管分局、机场运行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机坪FOD徒步检查,形成“月月查、共守护”的联合徒步检查长效机制,构筑群防群治、源头治理的严密防线。拓宽思路,开展外来物DIY大赛,以飞行区内产生的FOD为原材料,通过创意手工制作成具有观赏价值、使用价值的作品,有效提升员工的防范意识;启动“FOD换FOOD”主题有奖收集活动,提高员工主动发现、回收外来物的积极性。强化外来物防治正向激励和惩处问责并举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安全氛围。

勿以“物”小而不为。随手拾起的一块金属片,牢牢拧紧的一颗螺丝钉......外来物防治工作离不开每一位机坪作业人员的责任感与警觉性。长沙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将持续深入推进外来物防范治理工作,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外来物损伤航空器风险,确保风险梳理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隐患治理到位,为机场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通讯员:胡心怡、王杰磊)

内部链接

中国民航网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外部链接

中国政府网

人民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

新湖南

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731-89981070/15773116061 举报邮箱:hnjcxc@hncaac.com

备案证号码:湘ICP备150154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