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当前位置:湖南机场>新闻资讯>头条聚焦>正文

十二项“全国第一”!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 省通航发展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03-28 09:41:42 

3月27日,《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签订仪式在长沙举行。中央空管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邹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蔡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副司令员王燕崎,湖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李殿勋,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等领导出席并见证签订仪式。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湖南全域协同运行真正实现,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圆满成功,在湖南省乃至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

图片

军地民联动

为低空改革提供坚实力量

通用航空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作用巨大。低空空域有效开发利用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的殷殷嘱托。2020年9月,中央空管委办公室批复《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实施方案》,湖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肩负着“为国家试制度,为湖南谋发展”的重任,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重要抓手。

对于湖南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工作,军地民各方领导高度重视。中央空管委办公室、空军、民航局、南部战区空军多位领导先后30余次到湖南调研指导,组织召开50余次专题推进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次听取低空改革有关情况汇报。建立“军地民”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形成了央地协同、军民协同、部门协同的强大工作合力,为顺利推动低空改革提供“硬核”力量。

图片

在南部战区空军悉心指导、湖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驻湘军民航单位和湖南省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下,湖南低空改革取得斐然成果,为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回首来时路

以十二项全国第一圆满收官

通航“飞起来”的第一步是低空空域开放。我省编制实施全国第一部空域划设方案——《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共分类划设了171个空域,97条常态化低空目视航线,极大地拓展了通航飞行可用空域范围。与此同时,军地民联合印发全国第一个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确保空域划设方案顺利实施,落实低空空域分类划设成果。此外,我省发布全国第一个覆盖全省的专项低空航图、编制全国第一部低空空域目视飞行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怎么飞”。

不仅要飞,还要飞得安全、飞得便捷。我省实施全国第一个由军地民三方共同签订的部分区域低空空域空管协调试运行保障协议、建成全国第一个覆盖全省的监视通信系统,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此外,建成全国第一个可服务全省的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全国第一个联接军地民空管信息系统,缩短空域飞行计划审批时间,逐步向实现通航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全域服务”迈进。

图片

要“飞得起”,更要“落得下”。去年5月军方一次性核准了我省55个通用机场场址,为全国第一次通用机场场址集中获批。如今,全省共有61个通用机场场址获得核准,已建成株洲芦淞、长沙开慧等14个通用机场,并布局规划了1500多个直升机起降点,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1+13+N”通用机场网,2035年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

通航腾飞需要法制保障。我省出台全国第一部地方性通航法规——《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引领和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加强通用航空管理,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发布全国第一个无人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无人机使用管理。签订全国第一个全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大大强化军地民协同运行效率。

低空改革两载有余,湖南通航日新月异。乘着省内政策落地与产业布局的东风,湖南注册的经营性通航公司和通用航空器大幅增加,飞行运营稳步增长,2021年、2022年总通航飞行时间分别为2.48万、2.98万小时,改革期间年均增长率48%。改革任务做得到,改革成果看得见,湖南通航人步履铿锵,豪情满怀。

展望新征程

以全域协同运行壮阔开篇

走进生机盎然的湖南,见证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历史记录被创造。2023年,是湖南通航产业发展和全域低空改革的新征程、新起点。

1月,长沙飞行服务站通过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符合性检查,这是实现我省“全域服务”的重要节点。2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工作方案》,提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将通用航空产业打造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3月,湖南省低空空域军地民协同运行培训举行,提升省内通航从业人员、军民航空管保障人员的运行管理能力,提高协同运行效率,确保湖南军地民低空协同运行安全,保证省内全域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如今,《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签订,为湖南全域通航用户提供协同运行服务,军地民协同运行能力整体提升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军地民职责明确,保证飞行安全顺畅;空域使用、飞行审批程序简化、优化,减轻军民航空管部门的工作负担,大幅提高服务效率和通航用户飞行积极性;飞行服务保障手段信息化、智能化,为通航用户高效运转、飞行量“井喷”提供依据和支撑。它既契合《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工作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巩固验收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成效,深化军地民协同运行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空域使用机制、简化飞行审批程序;又将满足通航用户日益增强的飞行意愿,保障湖南全域通航飞行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空管保障协议》从制度上更加坚定空管保障的全域协同运行,保障湖南全域通航飞行安全、有序、顺畅,推动湖南通航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域协同运行的实现,翻开湖南通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湖南低空全域开放、全域服务、全域监管、全域协同运行的脚步阔步向前,航空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图片

低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助力湖南通航产业发展新突破。通航飞机制造、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快速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充分激发了通航企业内生动力和通航市场活力,催生更多新消费场景,生产作业飞行、私人飞行和娱乐飞行日益增多;拓展通用航空在工农业生产、应急救援、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通航+旅游、通航+体育、通航+物流、通航+文创、通航+农林等多种“通航+”新业态迎来蓬勃发展的态势,加速培育万亿规模产业集群,掀起通用航空一片新“蓝海”。通用航空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步,湖南将“一手抓改革成果巩固、一手谋通航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成果的落地落实,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推动通航产业发展上来,湖南通航必将“飞得更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通讯员:于佳乐 黄荣)

内部链接

中国民航网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虹桥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外部链接

中国政府网

人民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

新湖南

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举报电话:0731-89981070/15773116061 举报邮箱:hnjcxc@hncaac.com

备案证号码:湘ICP备150154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