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机场,是快乐旅行的驿站,是幸福归家的港湾,每一次起飞和降落都承载着家人的关怀和牵挂。在常德机场春运保障中,机场地面服务人员用责任和坚守,铺展开长长的春运团圆画卷,捕捉感动瞬间。
贴心服务,展现岗位担当
1月24日凌晨5点,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常德机场值机员鲍阳,已经精神抖擞地站在值机柜台内等候迎接早高峰旅客的到来。连续工作三个小时后,正当他准备离开柜台吃早餐时,远处颤颤巍巍地走来一位老人家,鲍阳赶紧迎上前去,原来老人准备前往在广州的女儿家过年,女儿因工作原因无法来接,只能让老人独自出行。从交谈中得知,这是老人第一次独自乘机,她刚刚“阳康”,身体较虚弱。鲍阳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搀扶到休息区坐下,一路小跑返回柜台帮她办理了乘机手续,考虑到老人身体情况,他主动联系了老人的家人,并为其申请了轮椅服务,告知老人旅行途中都会有专人全程服务。在和工作人员一道将老人家搀扶上轮椅坐稳后,再三叮嘱工作人员小心陪护。老人没想到常德机场还有这样贴心的服务,一直不停地跟他道谢。鲍阳微笑着说:“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送走了老人家,他这才匆匆吃了早餐,又赶忙回到岗位上。
“担心和愧疚肯定会有的,但是既然选择了民航这个行业,就选择了一份坚守。”提及家中有怀7个月身孕的妻子却因自己的工作不能回家照顾时,在他泛红的眼眶里,我们看到的是异常坚定的目光。
尽心救护,给予他乡温暖
“非常感谢常德机场的工作人员和医务室李医生的热心帮助,让我在他乡异地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1月24日21:30,前往海口的旅客张女士在常德机场贵宾室意见簿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旅客笔下的医生叫李立姣,是常德机场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当天在候机楼巡视时突然接到贵宾室同事通知有旅客手臂受伤。原来旅客张女士经过安检后发现手臂疼痛难忍,扯开袖子发现胳膊上划了一道长约5厘米的伤口隐隐流血,便赶紧向工作人员求助。李医生赶到现场后,一边为旅客用碘酒消毒、清理伤口,一边不断宽慰旅客缓解旅客疼痛,登机时还不忘再次提醒旅客注意事项。张女士握着她的手不放,用颤抖的声音反复说着感谢。
事虽小,却暖人心。“为旅客提供安全、舒心的出行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我们在提供真情服务的同时,也经常收到来自旅客温暖的话语,温暖是双向的,工作再辛苦,也觉得值得。”李医生如是说道。
用心呵护,弘扬人间大爱
“感谢常德机场工作人员的用心和走心,让我们安心和放心,孩子已经平安到达,感谢你们对妞妞在机场的贴心照顾。”远在深圳的杨医生发来这样一则短信。1月26日,CZ5602航班,迎来了一名特殊的旅客,5岁的小女孩妞妞。她的父母都是医生,由于防疫工作压力大,非常忙碌,年前只能把她送到常德的奶奶爷爷家中,现在孩子要回深圳,可奶奶却摔伤了,爷爷因生活不便无法陪同妞妞乘机。家长通过拨打机场客服热线求助后为孩子申请了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可因为害怕独自飞行,妞妞又哭又闹,现场扯着爷爷不放。客服贵宾员周朝菊和艾杨丽见状,拿出了小兔公仔,并贴心的将糖果、饼干等小零食装进“福包”送给妞妞,耐心地陪她玩游戏、看书,妞妞终于擦干眼泪,露出了笑脸。客服人员的细心照顾,让远在深圳的父母从担心到放心,真切地感受到了常德这座城市的温暖与爱。
其实好的服务,就是走心。常德机场地服人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情服务”理念,陆续推出了“晚到旅客绿色通道”“行李门到门”“轮椅门到门”“国内航班一票到底”“晚到行李提示卡”等多项暖心服务,不断展现常德机场的温情和温度。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机场集团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升级优化各项服务举措,从“心”出发,用爱守护,勇于担当,让致力提升旅客幸福感的常德机场“常来常往”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通讯员:丁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