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无意间翻开同事桌上《信仰的力量》一书,序言的第一句这样写道:“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信仰是什么?信仰其实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的信念。2018年6月6日,在上海影城的一号大厅,83岁高龄的人民艺术家牛犇,高举右拳,面向中国共产党党旗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年过八旬的老艺术家,为什么还心心念着加入党的组织?他在《朗读者》中这样说道:“我已经80多岁了,为党工作的时间,就算不睡觉也不会太长,在耄耋之年加入共产党,不是冲动,而是我一直存有的心愿。”他说出这段话时眼中闪着光,是内心的信仰支撑着这位满身荣耀的老艺术家,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不忘追随党的脚步,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信仰是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我翻阅着书本,仔细体会书中谈及共产党人的信仰,脑海中突然跳跃出10年前的一个画面。细细追溯,那是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我们第一次召开班级会议,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全班同学身着迷彩服,带着军训后的疲惫端坐在教室里,那天班会有一项重要议程:推优入党,我站在讲台上激动地握着手中的演讲稿,望着台下同学们一张张曝晒后红彤彤的脸,大声诉说着对党的朴素情感。源自内心的信仰让我在那一刻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至今难以忘怀。
书读过半,我愈发感受到思想触碰“信仰”的真实感,也深刻认识到信仰对一名共产党员的重要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的一生,就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最好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2000多个县里面,有1600多个县留下了胡耀邦的足迹,他想走遍全国所有的县市,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年过七旬的胡耀邦,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工作,边走边调研,甚至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上了,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坚定信念支撑着胡耀邦同志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惧艰难险阻,为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不朽的功勋,深受党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深刻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书至末尾,想起习总书记曾说过“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不就是对“信仰”最好的解读吗?共产党历经了102年的风风雨雨,若不是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理想信念,若不是革命先烈对党忠诚奉献,哪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崛起?共产党人唯有坚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理想,不断固本强基,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孙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