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转眼阔别校园已逾两年。
佼佼湖大,巍巍岳麓,天空湛蓝,阳光穿过云彩照在山腰,在地上投出变幻莫测的影子。重返母校,呼吸着岳麓山脚的独特气息,我的脚步也轻快起来。从食堂到教室之间有一条近道,每次上课时,我们都会从金统院的两幢红楼之间经过。此时恰逢毕业季,看着身着学士服的学弟学妹们正在分享毕业的喜悦,记忆深处的匆匆倩影又在脑海中悄然浮现。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重新坐回教室,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候我时常停留在对过去的悔恨之中,停留在对将来的焦虑和恐惧之中,而唯一没有做好的就是尽好当下的责任。
当年,周晖老师在建设高效团队的课堂里告诉我们:“执行力强的人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一天,我接连收到两份调研报告、一篇可行性研究和一篇期刊论文需要发表的任务,我一下就焦虑起来:这么多任务,时间又很紧,怎么完的成呢?但随着一段一段的文字写完,我发现其实也只是日常工作。
就像艾比赫泰德说过的,“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所以,我们只管先尽好当下的责任,先埋头拉车,再抬头看天。
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再次望向讲台,我仿佛找回了自己曾经的记忆和梦想。给我们上博弈论课程的刘征驰老师说:“知道这个世界不美好,但依然爱着这个世界,做一个能把好事做好的好人很难。”
佛说:“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我也认同,人
最大的痛苦就是把这个世界看的太透彻,可自己又不能用超出这个世界之外的态度活着。但是,我偏要做那个夜里提灯的盲人,看过越多的阴暗越坚持美好,吹过越多的寒风越坚持温暖。
去年在安检站轮岗,在编写《长沙安检三十周年》时,我屡次去到设计公司,直接与设计师当面交流,就想着我能多完善一点版面框架,后续大家增减内容就能更加直观一点,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全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去年8月我定岗到机场物流,报道后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国内装卸的相关业务,而这不到三个月的酷暑也是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感谢国内装卸的同事们,同时也是我的师父们,让我从一个完全不懂业务的萌新成长为一个独立操作航空货物装卸的熟练工。时至今日,当时的画面都历历在目:我们顶着烈日在机坪内踩着单车,冒着大雨在关门点前5分钟处置11件超大行李;一起坐在213号机位前的板凳上等待飞机进位的轰鸣声;一天工作告一段落时,抬头瞥见的绝美夕阳……
那时我对工作的理解,是150号机位到266号机位之间的距离,是机坪里的初晨之阳到星光璀璨,是桌面上逐渐厚实的方案与材料,是不断学习新事物的好奇心。
牛顿说人类是站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但人类更像是站在一片黑暗之中,虽恐惧着远方的未知事物,可好奇心却一次又一次驱使我们将火把举得更高,照的更远。
现在我仍怀揣一颗好奇心,在规划发展部开始了新征程,全面参与公司的空铁联运项目及“跨境一锁”业务,撰写材料、设计方案、深入开展调查和研究。
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要永葆进行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适应新时代的呼唤。所有的成绩从获得的那一刻起,都成了过去式,最重要的是当下的努力。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挥洒汗水中走好每一步。正如毛主席的那句真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王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