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这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因为疫情,他们的工作备受关注。“起初,真还有些不适应,作为红线区的从业人员,我们这里是机场最先开始进行人工测温的地方。”保洁分队队长刘志波如是说道。自“南京机场事件”以来,长沙机场“国际航空垃圾转运中心”就成了最特殊、最敏感的所在之一。
抓培训、强基础
长沙机场公共区管理部环卫绿化队举一反三,将保洁员的个人防护要求上升到最高标准,还将人员核酸检测频次由两天一检调整到了一天一检,并从医疗急救中心请来专家,对保洁从业人员进行专项防疫培训(含七步洗手法、各类消杀、穿脱防护服及其他等有关培训),并邀请海关工作人员对垃圾清运规范作业流程进行指导。
无论酷暑严寒,保洁员必须全副武装,佩戴N95口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顿操作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因身体吃不消,想辞职回家的人不在少数,这可给队领导出了难题。“作为管理人员,这个时候就要耐得烦、霸得蛮、顶得用。”环卫绿化队队长谭克明认为,有的时候用待遇留不住的人,就用感情留住。于是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大伙肩并肩一起渡过难关。在他的努力下,这群宝贵的熟练工终于留了下来。
打头阵、立头功
“不论是风险垃圾、医疗垃圾还是中转垃圾,所有的垃圾都有风险。”这是大伙都明白的道理。37岁的保洁监管员成俊和56岁的垃圾焚烧工曹龙珠,在核对每一车转运垃圾的时候,都要对垃圾进行登记、称重。为进一步加强垃圾消毒的有效性,分队长刘志波在一次观看新闻时受到启发,果断向玉诚保洁公司调用了两台脉冲烟雾机,脉冲烟雾机的启用增加了消杀的效率和速度,消杀的覆盖范围也更加精细化。“2小时、5个人的工作量,现在一台机器就够用了,比之前节约了一半的工作时间。”他们笑着说道,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厚关爱、提士气
自“南京机场事件”发生以来,保洁分队改进原来分类分拣的方法,全部采取“不分类、不分拣也不在机场就地焚烧”的新举措,严防死守,确保切断疫情可能传播的源头,杜绝疫情外溢。国际航空垃圾清运中心工作也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集团公司、分公司领导以及海关、疫情联防联控中心等各级领导多次来检查指导,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保洁员进行慰问和关怀,大大提升了员工队伍的士气。
听,无名者的奋斗谱写了一首无名者之歌,这歌声斗志昂扬、激情澎湃,会有无数后继的无名者接续传承。看,平凡的岗位凝聚着普通劳动者的汗水,大家一起踔厉奋发、勇往直前,为长沙机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