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奥密克戎”疫情反复。从多地零星暴发,到逐步恢复平稳,再到这一次“倒春寒”。这一战,客运人坚守“疫”线,用温度守住一道门;这一战,长沙机场人齐心抗“疫”,用速度共护一座城。
青年战“疫”,温暖护“湘”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长沙机场客运青年“战”在一起。根据省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实时动态更新防疫保障流程。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中高风险地区一览表,以及发生本土病例所在的省份,动态修订机上疫情排查广播词,截止目前,共动态更新了389版机上排查广播词,确保涉疫旅客排查“不遗漏”。
针对所有入湘旅客均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防疫政策,客运服务部在入(返)湘航班疫情防控方面形成“无死角”的全链条的防控,多途径、多举措的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积极联动各航空公司、各机场,在前方站机场,需进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查验后方可登机;待飞机落地长沙后,针对各航司查验情况进行“双复核”。从去年11月至今,客运服务部共查验入(返)湘航班11848架次,1179764人次,以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当好长沙机场“守门人”。
坚守“疫”线,别样“守护”
“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核酸检测证明。”这句话,客运服务部的候机员刘瑶琴一天要对旅客说上千余次。与旅客近距离接触、仔细查验旅客各项防疫证明、引领旅客前往流调……重复的路线、重复的话语、重复的动作,记录着刘瑶琴坚守的每一天,看似单一而枯燥的坚守,背后却藏着极大的“风险”,一场一拖再拖的手术。刘瑶琴因为手臂上长了一个良性肿瘤,再加上每天“泡”在防护服里,她独自承受着肿瘤带给她的奇痒无比和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交接周期,她悄悄地用各种内外药物维持,直到有同事来接替她的工作,她才向岗位申请前往医院手术。医生见到她的第一句话说道:“小姑娘,你怎么不早点过来?你可真能忍”。由于父母在疫区工作,无法陪同女儿手术,同事们得知后,自发地组建了一支别样的“守护”队,每天轮流来照顾她,同事们的爱温暖了整个病房。刘瑶琴的朋友圈记录着这样一段话“我永远不会忘记,从手术室被推出来时,迷迷糊糊中看到一群人朝着我扑面而来的场景”。
友爱服务,传递温度
“爷爷,您别着急,我先带您前往我们候机楼核酸检测点做核酸……”刚保障完上一趟航班的候机员黄芳敏还来不及脱下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接到任务后又冲向了下一个航班保障点。黄爷爷因为家人去逝,来不及完成核酸检测,通过航空公司提前报备疾控审批后,到达长沙后进行落地核酸检测。由于黄爷爷还要乘坐最后一班火车回家,时间非常紧迫,四名候机员快速联动,有带领爷爷走快速通道前往核酸检测点进行免费检测的,有帮爷爷提取托运行李的,有帮爷爷购买车票的,有背上行李将爷爷送上大巴车的……以最快的速度、最默契的联动最终让爷爷顺利、到家。黄爷爷说道:“虽然我记不住你们的脸和名字,但是我会永远记住长沙机场服务的温度,谢谢你们!”
疫情的“倒春寒”,虽然阻挡了前行的脚步,却无法隔绝客运人周到的服务;疫情的“倒春寒”,虽然让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却无法阻隔客运人温度的传播。同心战“疫”,我们“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