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泥巴路硬化成水泥路,杂草荒地变菜园果园,脏臭的池塘成了网红打卡点……青山环抱的美好村景让人宛若置身世外桃源。很难相信,一年前还是脏乱差的省级重点帮扶村,如今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幸福图景。
龙云村距离武冈市区10公里,村域面积2.69平方公里,共有9个自然院落、26个村民小组、655户2870人。基础设施不配套、房屋规划不合理、环境卫生落后等问题制约着龙云村的发展。
自武冈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幸福美丽村庄”工作以来,集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全村村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按照武冈市“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的要求,在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下足功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村支部书记邓立新坦言,“刚开展美丽村庄建设时,存在‘干部干,村民看’的现象。”为了调动村民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绿化工程等方面下功夫,带动村民主动参与美丽村庄建设。通过大力开展垃圾清运、污水治理等突出问题,实施道路拓宽硬化、池塘改造、路灯亮化、绿化布置、文化墙体彩绘等,过去脏乱现象得到彻底改观,坑洼不平的道路平整了,路边角落堆放的杂物不见了,花草绿植随处可见,一幅“家在园中、村在林中”的迷人新农村画卷铺展开来。
“村里处处都是风景,环境美了,现在隔三差五就有其他村镇甚至其他县市的人来参观学习。”村民邓联波一边在水池边散步,一边自豪地说。每天茶余饭后,龙云村入口的水池步道成为村民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而这得益于美丽乡村的建设。
原本一口普通的水池,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改造下,设置了滨水环形步道以及合适尺寸的滨水广场以供观赏休闲,并设计一座六角亭于广场处,池边的三口水井也被重新装饰,以“龙迎福熙裕今朝,云纳祥瑞映满堂”的美好愿景为主题,分别取名为“迎龙”“福熙”“纳瑞”。如今,入口水塘成为了龙云村的入口核心景观。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工作队始终以生态宜居、便民利民为宗旨,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补齐短板弱项,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今年元旦节,150盏太阳能路灯一一亮起,不仅点亮了龙云村村民们的夜行路,还点亮了村民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希冀,更照亮了龙云村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驻村工作队还以创建“美丽院落”为契机,打造了武冈市首家村级党史教育馆,首个村级清廉教育基地等,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群众生活的各方面,更好构筑良好乡风、淳朴民风,不断推动龙云村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做好村里的美化绿化工作,对全村水圳、机耕道进行改造,积极推进村文化广场的建设,抓好龙云村“颜值”的同时,更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讯员:彭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