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创新背景:国家战略,时代使命
众所周知,低空空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但长期以来,低空空域开发利用“协调难、管理难”,飞行服务“起飞难、落地难”,产业发展“普惠难、规模难”等问题始终难以解决。立足新时代,中国通用航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怎么办?省通航发展公司该怎么干?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拥有最好的创新历史性机遇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通用航空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国家赋予湖南重大历史使命。从战略机遇来看。2015年,党中央决定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通用航空确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21年,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新兴经济门类。从时代使命来看。2020年,湖南展现“为国家试制度、为湖南谋发展”担当使命,成功获批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2021年获批北斗低空综合应用示范项目。
根据国家部署的“6+1”改革重点任务,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明确了“数字空域,智慧通航”为改革重点。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这是近二十年来国家一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一是飞行安全问题,技术落后,低空监视信号覆盖率低。二是服务保障问题,飞行计划审批流程繁琐,效率低下。三是协调管理问题,相关单位各自为政,相互协调运行管理困难。
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协同管理
为攻克这些难题,湖南的低空改革之路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全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
技术创新层面。将工作重点放在“多模融合,数字赋能”上。全领域、全流程运用“北斗三号 + ADS-B + 4G/5G”等数字多模融合技术,相互补缺、补盲、补短,建成51个地面监视站,低空监视信号覆盖率由改革前的10%提升至100%,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全域低空监视信号覆盖。免费为通航用户安装北斗三号便携式机载终端、超轻型航空器和无人机机载设备,扩大低空监视范围,有效解决“看不见”的难题。通过甚高频电台组网建设,结合北斗短报文技术,解决低空飞行中“叫不到、联不上”的难题,为解决“管不住”打下基础,提高低空飞行中的通信安全。对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进行“数字网格化”分类划设,建设低空飞行“数字道路”,为在全国率先实现空域的“动态使用和灵活转换”打下坚实基础。
管理改革层面。在全国率先建立“低空协同运行管理机制”,2021年9月,与军民航签订了全国首份《低空空域空管协调试运行保障协议》,形成强大的军地民协同运行合力。省委省政府为确保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四员”保障机制,省低空协同委是“指挥员”,省直机关是“服务员”,省机场集团是“保障员”,省通航发展公司是“战斗员”,形成四平八稳的改革聚合力。建设全国首个服务覆盖全省的长沙飞行服务站,创新申报方式、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协同军地民在同一平台办理业务,形成“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服务模式,大幅提高服务效率和通航用户飞行积极性,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自2021年11月长沙飞行服务站试运行以来,试点地区的飞行架次和飞行时长均得到大幅提升。
创新成果:从0到1,开创时代
一年多来,省通航发展公司立足新时代,发展新通航,戮力前行,攻坚克难,形成一批在全国可复制的技术创新、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形成了正在全国推广的“天地人和”发展新理念;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级全域低空监视信号全覆盖;发布了全球首个通航北斗三号监视应用系统;编制了《湖南省低空空域规划》,在全国率先实现低空空域数字网格化;建成了全国首个服务覆盖全省的飞行服务站;编制了全国首个通用航空地方性法规《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这些成果都是中国通用航空实现高质量发展“从0到1”的巨大创新和变革。在新一轮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中,省通航发展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工作均已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军民航高层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正在开启“数字空域、智慧通航”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一个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的国企,省通航发展公司为一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未来发展:持续创新,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空域、智慧通航”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省通航发展公司将始终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湖南谋发展”,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立足新时代、发展新通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将积极向国家申报首个“数字空域、智慧通航”发展示范省,全力融合数字技术、数字经济,运用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深耕细作低空资源,实现空域资源“厘米级”应用,飞行服务、安全防护等“毫秒级”监管等。着力推进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全过程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换道超车欧美通用航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普惠”通航,在全国率先发展智慧新零售“飞购”、公共交通“飞的”等城市通用航空新业态,让人民共享更多的新时代通用航空发展成果,为中国通用航空和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