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来机场这么多年,在我心里,机场是梦开始的地方。此前,也没有什么表达感情的契机,趁着今天过节,趁着大家都在,我想向机场表白一下自己的感情!”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长沙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党总支书记吴旭,选择在这一天向自己守护了近三十年的长沙机场深情告白。
上午,长沙机场党委、工会为医疗急救中心全体医师送去礼物和美好的节日祝福,面对分公司的温暖关爱,吴旭在“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座谈会上真情流露,她诉说了从业以来的心路历程,将自己对机场的深厚情感娓娓道来。
从懵懂天真的小姑娘,到员工们心中无所不能的旭姐;从刚刚毕业的药剂师,到现在独当一面的中心负责人,吴旭已经扎根在长沙机场二十七年了。面对医疗急救中心全体员工,她说起当年抢救患者的经历,那是她职业生涯第一次目睹生死,但也是从那时起,她就暗下决心,并通过数十年不断地努力,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机场医师,用仁心守护着每一位受到病痛折磨的旅客。“长沙机场伴着我恋爱、结婚、生子,它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而在这里,我也学会了医者仁心、敬畏生命。”
“我曾迷茫过,很羞耻自己不能像大医院的教授们那样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甚至也曾觉得自己愧对‘医生’二字。但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后,我终于能发自内心骄傲地说,我是长沙机场的医生!”陈彦在机场医救中心工作已经13年了,当别人问起她在哪里做医生时,曾经的她总是没有底气地回答道,自己只是机场医生。她羡慕大医院的医生们,内心也十分遗憾,觉得自己就如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
本轮疫情爆发后,机场便成为了抗疫的第一战场。连续十多天没回家,每天只睡2到3个小时,在37、8摄氏度的高温下穿着防护服护送发热病人,给集中隔离的病患看诊送药,每天无数遍环境消杀,处理危险的医疗垃圾……长沙机场的医师们用血肉之躯护住了湖南长沙的门户。陈彦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原来,她和同事们是这座庞大航站楼的“守护者”。
还有乍到机场出诊迷路的唐博文、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的韩雨、初出茅庐热心助人的孙鑫蕾……这些曾经迷糊、无措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如今都在工作和磨炼中顺利成长,成为了出行旅客和机场员工可以依赖信任的优秀医者。
“我庄严宣誓,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敬佑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身学习,努力担当增进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以上誓言,谨记于心,见于行动!”在这间小小的会议室中,他们再度庄严起誓,按下手印,宣告自己的决心。
这,就是长沙机场的医师们,或许,他们不是机场最耀眼的存在,但他们始终都在与机场共成长,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守护,就是这些医师们对长沙机场最深情的告白!
(通讯员:欧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