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机场官方网站!
好一个“等”字——读《大清相国》中五字诀有感/何丹
   |

王跃文先生的历史小说《大清相国》中用“等、忍、稳、狠、隐”五字描述主人公的心机与韬略。说是心机,似乎带有贬义,说是韬略,比较符合对陈延敬这一正面人物的描述。作者笔下,康熙一朝五十年政坛不倒翁陈延敬从冲动少年成长为陈述的政治家,是“等、忍、稳、狠、隐”起了重要作用。这五字诀,本身无褒贬之意,只是一种方法或技巧,即可为胸怀社稷百姓用,亦可为心术不正者用,其历史效果如何,关键看是谁在用,为何而用。这五字的内涵,要从正面去诠释,等的要以是厚积薄发,忍的要义是坚韧坚定,稳的要义是严谨务实,狠的要以是精准制动,隐的要义是懂得舍弃。

五字诀中,感触最深的是一个“等”字。陈延敬的“忍、稳、狠、隐”都以“等”为前提和基础,坚忍中有等待,等待中求稳妥,等到时机成熟时狠准求胜,待到功成名就后激流隐退。“等”,对于陈延敬,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修行,是以静制动的智慧。

等,不是漫不经心,要胸怀理想,目标坚定。陈延敬出身富贵,却无半点纨绔之气,一心要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并用一生践行。想他年少时,也与我们现在许多人一样,意气用事,听到“等”字劝言后,他才开始修炼“等”字真功。等,肯定是痛苦的,因为有对现实的不如意,有对未来的不可知,有对自己的不放松。可是,在苦涩的等待中,陈延敬须臾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航向,而是一直行走在朝向目标的路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制度不那么完善的社会,风气不那么正常的环境,他始终保持定力,自我加压,负重前行,终成康熙朝的一代重臣。

等,不必怨天尤人,须静心养气,平和处世。陈延敬一生并非一帆风顺,烦恼辛酸之事时常有之,参加考试期间,在科举贿赂丑闻事件中,他莫名深陷泥潭,险些面临杀身之祸。入朝为官后,也曾几多坎坷,被同僚排挤、冷落、报复,因直言上谏犯得康熙龙颜大怒,甚至被降职使用。面对这些,他始终镇定自如,一心抱定读书人应有的本分,不抱怨,不躁妄,用的还是一个“等”字。愉悦时,读书抚琴,委屈时,还是读书抚琴,从中领悟圣贤之道,求得清心自律。在平和的等待中,他脱离了生命危险,赢得了节节升迁,更好地实现了价值追求。

等,不是消极懈怠,是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官几十载,陈延敬始终勤政务实,静待良机,顺势而为,积极作为。作为帝王之师,他适时择题,忠心进讲,一心只为康熙圣明治国。历任多部尚书,一心为公,励精图治。督理钱法,弹劾王继文,辅佐正风肃纪,事事细致周全。编典修籍,全心投入,不来半点虚浮,等等。不因位高权重而停止奋斗,不因跌入低谷而放弃奔跑,将为国为民之责之情全部融入一点一滴的不懈努力中,始终保持了一种敬业进取的状态。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志存高远,埋头苦干,最终成就了他。康熙誉其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人人都在感叹,社会进步太快、生活压力太大,凡事都得要快,唯恐失去先机。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病,很多人被裹挟着,少了一份“等”的平和与慧心。事业不会一撮而就,成功不是一天两天。“等”,也许就是成就事业,完善人生的一剂良方。

纵观陈延敬的一生,在很多时候,都用了“等”功。正义善良的“等”,心绪安宁的“等”,奋斗不息的“等”,是境界,是修养,是智慧,是蓄能。也许,有时候,我们也该放慢匆匆脚步,看一看天空,等一等灵魂,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实,用心静待花开的声音。巴尔扎克说:“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到来”。 (作者单位:临空经济公司)

首页 | 机场集团 | 资讯中心 | 电子政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