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午12时,阳光炙烤,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停机坪里,一架将从长沙飞往青岛的飞机停靠在此,正在接受起飞前的绕机检查。
由于机坪附近地势开阔、没有遮挡物,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大地,正午时分,地面温度接近65℃。这样的高温工作环境,对黄花机场机务维修站的工作人员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考验。
冒着高温酷暑,“送机员”仔细检查飞机
“山东8737,机位05,申请推出开车!”接到机组发来的信号后,“送机员”文亦武进行着最后的绕机检查。
为抵御高温暴晒,文亦武穿着有反光带的蓝黑色长袖制服,戴着帽子、墨镜和口罩。他绕着飞机行走,查看机身和引擎的情况。天气炎热,走一圈下来,文亦武便已经汗流浃背。
1993年出生的文亦武曾就读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飞机控制设备与仪表专业。“2015年毕业后,我曾在陆航某部队服役,担任飞机维修员。”2017年,他来到长沙黄花机场机务维修站工作,至今已经快4年了。
飞机降落和起飞之间,需要经过机务组接机、放行和送机三道工作程序。“我们都需要在户外工作,顶着高温和噪音,检查飞机的情况,保障航班安全起降。”文亦武告诉记者,“检查完毕后,飞机才可以放行。这时,我们将把飞机推出机位。”
飞机起飞前,原来要被推着走2分钟
飞机为什么要推?黄花机场机务保障部长沙特种车队经理汤宇鹏介绍:“飞机不像汽车,它只能往前开,没有倒档。每架飞机在起飞前,都需要人工和机械协同操作,将它从机位推到滑行地带。”
根据机场航班安排计划,在机坪晒了十几分钟后,文亦武终于等来了抱轮车。抱轮车,顾名思义就是抱起轮胎的特种车辆。这台车开到飞机前轮的地方,用两个巨大的机械钳臂夹住前轮,提供一个向上的力,将飞机的前轮抱起20厘米。“这台车向上做功的力大约有十吨吧。”汤宇鹏告诉记者,车辆紧接着开始低速运转,推动飞机后退,“最大能推动100吨左右的飞机”。
在抱轮车两边,文亦武和另一名特种车队工作人员也紧紧跟随,排查飞机后退过程中遇到的不利情况,随时与机组人员沟通联系,也为抱轮车内的操作员提供更大的观察视野。“这个过程一般不会有危险,但是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以防万一。”
大约2分钟时间,飞机便被推到了空旷地带,随即转弯进入滑行跑道开始起飞。文亦武等人才算完成了这一趟航班的执勤任务。紧接着,他又投入到下一个航班的起飞送机工作中去,每天都需要在太阳下暴晒数个小时。
问及对“送机员”工作的感受,文亦武说,“这份工作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像我这样的送机员,白天有15位,晚上有15位,昼夜不停。”每趟航班准时起降和安全飞行,都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长沙晚报 刘树源)
欢迎来到湖南机场官方网站!

火辣阳光下走近黄花机场“推飞机的人”
|